(2019年5月28日省青联十一届二次常委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保障和规范湖南省青联委员(以下简称委员)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委员作用,根据《青年联合会组织办法》《湖南青联改革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委员既是青年代表,也是开展青年工作的骨干,应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争做爱国进步思想的引领者、推动改革发展的生力军、社会文明风尚的示范者、青年普遍利益的代言人、青年成长成才的好帮手。
第三条 省青联秘书处应当保障委员履职权利,做好委员履职服务,加强委员履职管理。
第二章 履职内容
第四条 坚定政治方向。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热爱祖国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自觉抵制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言论和行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最高利益。
第五条 自觉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立足本职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学习最新科学文化知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六条 传播党的声音。主动面向青年及时传播党的声音,进行形势与政策宣讲,旗帜鲜明参加网络舆论斗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风正气,用自身的奋斗和实践引领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
第七条 坚持服务大局。积极引导青年投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第八条 密切联系青年。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及时了解掌握所代表青年群体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生活状态,及时收集反映所代表青年群体的利益诉求、意见建议。
第九条 竭诚服务青年。发挥本职优势和专业特长,为青年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创新创业、实践实习、交流交友、社会融入等各方面服务。关心关爱贫困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第十条 严格遵章守纪。模范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委员中的中共党员应严格遵守党章党纪。遵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认真执行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的决议和决定。全面落实从严治会要求,树立优良作风,维护青联组织的良好形象和荣誉。
第三章 履职方式
第十一条 参加会议、活动。参加省青联全委会,根据安排参加省青联主席会、常委会、专题工作会、座谈会以及省青联组织的其他有关会议和活动,积极准备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第十二条 参加学习、培训。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省青联组织的各类学习研讨、座谈交流等学习活动。积极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参加委员轮训、专题培训等活动,坚持学以致用,夯实履职基础。
第十三条 参与服务大局工作。抓紧抓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青联改革和从严治会向纵深发展,以“青春建功新时代 助力建设新湖南”行动为引擎、以“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精准聚力工程”“育才智库工程”“青年交流工程”“自身建设工程”等五项工程为驱动,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第十四条 落实委员联系青年机制。每名委员每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所在领域不少于20 名普通青年保持经常性联系;每年至少参与2 次各级共青团、青联开展的青年创业就业、婚恋交友、社会实践等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项目活动;关心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力所能及帮助其解决具体困难。
第十五条 落实委员提案建议机制。充分利用青联的组织化渠道,反映和表达青年声音,推动制定和完善青年政策。省青联委员、界别工作委员会、会员团体均可在任何时间以独立或联名的方式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青少年成长成才等方面提出提案建议,要求注重调查研究、内容简明扼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省青联秘书处对提出的提案建议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立案后送报主席会,经主席会审议通过,省青联定期提交省政协;经审查不予立案的提案建议,省青联以适当方式报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并将结果反馈提案者。
第十六条 落实青联全委会、常委会发言机制。在全委会、常委会期间安排委员代表发言。发言主题应围绕会议议题,本领域青年利益诉求或对青联工作的意见建议等,要求内容严肃科学、有理有据;发言形式分为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每次全委会、常委会期间安排1 场口头发言,未安排口头发言的统一印发书面材料供与会人员参阅;发言程序为报名发言委员先向其所在的界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提交发言内容,由界别工作委员会整理汇总后报省青联秘书处审核把关,符合规定的发言材料经省青联常委会通过后,安排界别工作委员会主任统一在会议期间发言;未列入会议发言的材料将通过界别工作委员会及时反馈报名委员。
第四章 履职保障
第十七条 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开展委员履职培训,促进委员深入理解和把握青联的历史、定位和作用,明确和掌握履职尽责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增强当好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第十八条 维护委员履职权利。充分尊重和保障委员依照青联规章履行职责的权利,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有序、合法依章的良好履职氛围。
第十九条 加强委员联络工作。建立健全与委员联络的工作机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载体,搭建网上工作平台。定期向委员通报工作情况,加强与委员所在会员团体、所在单位的沟通联系。
第二十条 拓宽和畅通委员履职渠道。建立省青联全委会、常委会发言制度,由委员代表所在团体、界别对省青联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加强经常性工作和活动的机制设计,为不同领域的委员参与创造条件,实现委员人人参与、经常参与。
第二十一条 发挥界别和会员团体作用。省青联各界别和各会员团体要积极发挥作用,按照省青联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实际,做好委员履职的保障服务工作,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章 履职考核
第二十二条 委员履职考核采取积分制。积分细则由省青联秘书处研究制定。
第二十三条 原则上,委员履职考核以年度为单位进行,由省青联秘书处会同各界别、各会员团体共同对委员履职情况作出评定。每年年底,各界别、各会员团体分别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初评并提交省青联秘书处,省青联秘书处对初评情况进行核实,结合省青联秘书处掌握的委员履职情况,确定每位委员的年度履职考核结果。
第二十四条 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充分的委员,应及时了解情况,必要时由所在界别或会员团体予以谈话提醒,效果不明显的,由省青联秘书处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五条 加强结果运用。考核结果将反馈给委员本人、委员所在单位、委员提名单位。履职优秀的委员,在省青联常委会上予以通报表扬,并在推荐政协委员、增补常委、连任等方面优先考虑。履职不合格的委员,按照《青年联合会组织办法》有关规定,取消或撤销委员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由省青联秘书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